星期六下午

念小學時,我最期待星期六下午。
周末吃過午飯,穿着便服返回學校,參加基督徒少年團契。
母親雖然拜觀音,但尊重信仰自由,她讓我入讀基督教小學。去團契前,母親總給我四角錢,並叮囑:「不要全拿去買零食,留兩角作奉獻。」母親認為,無論信甚麼教,都必須行善。
我和幾個同學,通常在團契開始前半小時到達,不是祈禱或準備心神,而是打乒乓球。那個年代,窮學生佔多,沒有甚麼玩具,打打乒乓球已感滿足。
團契在教堂內進行,同唱詩歌,聽牧師講道,有種祥和的氣氛,那是在別的地方找不到的。
之後是小組活動,有時是玩遊戲,有時是聽導師講解信仰知識。當時的教育,並不着重獨立思考,老師說甚麼,我便信甚麼,不會懷疑。記得有一位導師級的大哥哥,叫傅主榮,他愛坐在班房的最後排,和我們一同聽導師講解。傅主榮大哥哥偶然會發言,提出不同的想法。我開始知道,對於一個問題,原來可以有多個觀點。
四時許,團契結束。奉獻了兩角,還有兩角,我跟同學們去新村街大吃一場。
新村街尾有很多賣熟食的無牌小販;兩角錢,可以買四顆辣魚蛋,或一碗沒有魚翅的碗仔翅,或一杯菠蘿冰,又或兩隻染成橙色的雞腳。每人買一種,交換來吃,自詡發揮基督徒分甘同味的精神。
分甘同味,代表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。次天拉肚子,人人有份,永不落空。

21/08/2010      By Dr. Au Lok Man

撰文:區樂民醫生    摘錄自:蘋果日報

appledoctors@hotmail.com

足夠的財富

╭☆ 歡迎光臨 區樂民 醫醫筆寫 ★╯

瘤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