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 整

他是一個天主教徒,從事教育工作。這幾年,他久不久便找我治病;由於有共同的信仰,當病人不多時,我們會談論許多事情。
他的品性甚佳,熱愛事業,樂於助人,教學工作雖然繁重,但一個月總抽兩、三天當義工。
每年生日,舊學生都會跟他慶祝;他給我看最近拍的一幅照片,相中他捧着一個大蛋糕,四、五十張笑臉包圍着他。愛是雙向的,老師對學生好,學生對老師好。
「我不敢批評造物弄人,」他曾坦白地對我說:「但人生中最大的遺憾,是自己的同性戀傾向。」
教會認為,同性戀傾向不是罪,同性戀行為才是罪;他是個虔誠的教徒,於是努力地守貞潔。
三十六歲那年,他認識了一個比自己年長一點的男性朋友,是個工程師。兩人戀上了,並決定共同生活。
「生活可好?」我問他。
「很好。」
「若以三十六歲為分水嶺,你會怎樣比較前後的人生?」我又問。
「三十六歲前,我嘗試以親情和友情來填補心中的空缺,勉勉強強可以接受。」他答道。
我沒有回話,讓他繼續說下去。
「三十六歲後,我進入了全新的天地,感覺此刻的生命,才是完整的。」他說。

17/04/2013  By Dr. Au Lok Man

撰文:區樂民醫生    摘錄自:蘋果日報

appledoctors@hotmail.com

← 地震演習

╭☆ 歡迎光臨 區樂民 醫醫筆寫 ★╯

新球鞋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