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心妙手三十年

林建煇醫生

 醫生是一門得到社會認同和尊重的職業,所謂:「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」,與其他一些專門的職業不同,一般人都甚少接觸到醫生。身為一個醫生,每天面對生離死別,對人生的見解,和我們會有甚麼不同?都市日報特別邀得城中著名外科醫生林建煇醫生,為我們分享他對這份職業的熱誠、代價和抱負。

小時怕血 長大成名醫
      很多人都認為,做醫生為病人開刀,毋懼血肉橫飛,一定是自小膽大非常。原來林醫生小時候十分怕血,每次見到別人流血,都會感到暈眩,很難想像長大之後自己會成為一個醫生,更莫論是一個外科醫生。要知道林醫生到底是如何踏上他的醫生之路,可說是與他童年時的環境有關。

千金難買少年窮
      林醫生並非出身於醫學世家,他父親是一個粵劇音樂人,但當時正值是粵劇式微的時間,連帶粵劇音樂人的收入亦都大受影響,所以林醫生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比較困苦。當時他對音樂已經有濃厚的興趣,但為了照顧家庭,他決定選讀醫科。現在雖然環境轉好,但他對音樂的興趣仍然不減,不過與其他人不同,林醫生覺得唱歌必須要有意義,又可以滿足到別人,能夠得到大眾認同。正如他為了弱聽的小朋友唱歌籌款一樣,任何時候,付出總會比接受來得更有意義和更開心。

辛酸路 不足為人道
        被問到有沒有後悔選擇做醫生,林醫生坦言說:「我從來沒有後悔過,雖然由選擇讀醫時代開始,每日都要花大量時間研習醫學知識,而要成為一個專科醫生,更起碼要累積10年以上的經驗,箇中辛酸的確不足為人道。但如果能夠幫人,又能得到別人認同,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」。

臨床斷症 決不遲疑
     「作為一個醫生,最重要的特質一定是要小心和有慎密的思維。除了斷症和做手術外,就連跟病人的每句對話,每個建議,都要極之小心,因為在於一個醫生的角度,一句隨心的說話或者一句戲言,都會令到病人胡亂的猜想,從而產生無謂的憂慮。」

拾回絕望的心
       很多人都覺得醫生的職責只是醫好病人身上的毛病,病好了就完成職責。但林醫生認為「病固然要醫好,但更重要是醫好病人的心,因為絕望的病人,就算靈丹妙藥都很難幫助他的病情。相反,多與病人溝通,給予病人希望,令到他們有更強的求生意志,好多時候都可以產生奇蹟。」

承擔與付出
      問及何時退休,林醫生表示:「從來沒想過何時退休,就算有一日因為年紀問題不能再做手術,我都會繼續幫病人診症,所謂活到老,學到老,他才覺得人生充滿意義。」「成就一個有價值、成功的人生,就一定要有所堅持和更多的付出,成功是沒有捷徑的。」承擔與付出,正正就是現今青年人,最需要和最缺乏的!肯承擔,肯付出,才會有美滿的人生,是現今社會不勞而獲風氣下的一股清泉。

22 May, 2006 都市日報

歌曲不能連結,勞煩請電郵通知我呀,謝!>V<"

← 兒童心臟病

╭☆ 歡迎光臨 Annie's 彩虹之家 ★╯ 針灸配合食療醫治疲勞症 →

  醫生手記